守護閲讀的興趣和品味
吳雲青
前不久,中宣部印發《關於促進全民閲讀工作的意見》,提出要在全社會大力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氛圍,引導人民羣眾提升閲讀興趣、養成閲讀習慣、提高閲讀能力,不斷增強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閲讀是獲取知識、增長智慧的重要方式,是傳承文明、提高國民素質的重要途徑。這些年來,隨着電子設備和數字技術的發展,人們閲讀的形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前閲讀主要就是指看書,現在閲讀可以是聽書,可以在手機上利用零碎時間、零碎地看或聽。為了迎合這種碎片化的閲讀方式,一些“幫你快速讀完一本書”的“精簡版”小書、小視頻也多了起來。
閲讀形式的變化也帶來了閲讀效果的變化:在碎片化閲讀的同時,讀者很難進行深入思考;圖片視頻比文字更“好看”,但對想象力和思考力的調用越來越少;“精簡版”看似提高了效率,但會使讀者的認知能力和分析能力下降,思維趨向於表面化。最終,許多人雖然可能一直在閲讀,但閲讀能力並未提高,甚至有所下降;雖然可能愉快地讀了不少書,但多是節奏強烈、簡單易懂的網絡小説,沒什麼營養,還因此降低了對文學的審美水平。
閲讀的力量,本該是正向的、強大的。拜倫説,一滴墨水可以引發千萬人的思考,一本好書可以改變無數人的命運。閲讀不僅能夠獲取知識,也是鍛鍊思維、塑造人格的過程,其影響十分長遠。而一個人閲讀能力的大小,直接影響到他的個人成長和他對社會的貢獻;一個國家國民閲讀率的高低,國民閲讀力的大小,又直接關係到國家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強弱,影響到全社會的總體文明程度和創造能力。所以,深入推進全民閲讀,引導人們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對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其實,一個人只要愛讀書、讀好書,自然就會越來越“善讀書”。所以,守護閲讀的興趣和品味是關鍵,要在營造閲讀氛圍的同時,把更多好書推介給廣大讀者。南京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的“世界文學之都”,一直是書香氤氲的。古往今來,南京與不少名書、名作、名文人有關聯,在此定居或旅居的讀書人比例不小,城市也一貫重視文化建設。昨天(19日),市委市政府舉行的“十三五”成就看南京系列發佈會第八場聚焦“文化發展”,披露了我市近年來不斷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相關情況。日前,第二屆南京市公共圖書館讀者節收官,全市14家公共圖書館和25家高校圖書館還共同發起成立了南京文學之都圖書館聯盟,用聯合的力量,為優化城市人文環境、提升城市書香氛圍做出南京嘗試。
生活在南京,讀書、讀到好書的機會很多,期待未來,這一書香氛圍越發濃郁,吸引更多讀者見識更多好書,守住閲讀的興趣和品味——於個人,擁有“詩和遠方”;於“文學之都”,在不斷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為建設“強富美高”新南京提供強大的文化引領力、凝聚力和軟實力。
- 注意!孩子常刷短視頻 閲讀能力會下降2020.11.02
- 只因在手機上多看了那一眼 “偏好”算法帶偏閲讀2020.10.20
- 南京新文化名片引全國讀者慕名而來!閲讀融入生活,轉角遇見書香2020.10.15
- “走讀”南京 身臨其境瞭解城市“文化地標” 2020.09.20
- 在田埂守望書香:農家女12年鄉村閲讀推廣路2020.09.18
- 連續站上國際舞台 “世界最美的書”散發濃濃南京氣質2020.09.11
- 閲文集團亮相2020上海書展 展現“未來閲讀”無限可能2020.08.12
- 書香不散,閲讀不止!第十屆江蘇書展南京分展場的精彩答卷2020.07.30
- “殘障讀者有聲閲讀基地”在寧成立 2020.07.27
- 【快遞大陸】閲讀奇妙夜,賦予南京更多書香活力 2020.06.19